草威靈,中藥名。為菊科旋覆花屬植物顯脈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的根。具有祛風寒,消積滯,通經絡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食積腹脹,噎膈,胃痛,體虛多汗,感冒咳嗽,風濕腳氣。
中文名稱
草威靈別名
小黑藥、葳靈仙、黑根、草靈仙、銅腳葳靈、黑威靈、鐵腳威靈、黑升麻、小黑根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寒,消積滯,通經絡。主治 脘腹冷痛,食積腹脹,噎膈,胃痛,體虛多汗,感冒咳嗽,風濕腳氣。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氣痛,開胃氣,能治噎膈,寒濕傷筋骨,止濕腳氣。燒酒煎服,祛脾風。”
2、《貴州民間藥物》:“補氣血,止汗。”
3、《云南中草藥選》:“祛風濕,通經絡,消積止痛。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鯁喉。”
4、《云南思茅中草藥選》:“利水除濕,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熱。”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冷寒攻心,面寒背寒,肚腹冷疼,痞(塊)堅硬(滿腹膨脹):葳靈仙三錢,香白芷三錢,赤地榆四錢,杏葉防風五錢,吳萸二錢,茶匙草五錢,過山龍一錢(酒炒)。用好酒二斤煎,熱服二杯,止痛。(《滇南本草》)
2、治傷食,結滯胃中不消,日久面黃肌瘦,胸膈膨脹,肚大青筋,或時作泄,乍寒乍熱,肢體酸困:葳靈仙三錢,砂糖三錢。點水酒服之。(《滇南本草》)
3、治頭暈盜汗:黑根二兩。燉肉或煎蛋吃。(《貴州民間藥物》)
4、治背寒痛不可忍:葳靈仙三錢,夏枯草五分。煎湯沖燒酒服。(《滇南本草》)
5、治冷汗不止:黑根三兩。蒸雞蛋或瘦肉吃。(《貴州民間藥物》)
6、治腳濕氣,腳邊腫痛,經絡痛,步履難行:葳靈仙三錢。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根狀莖短,不規則形,上有多數莖的痕跡,并著生許多棕色毛茸或者沒有毛茸;下有10數條須根,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長約10-20cm,直徑1-3mm,常扭曲,具皺紋。易折斷,斷面有淡黃色的心(木質部),常從形成層處與皮部分離。味香略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