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干,中藥名。為薔薇科桃屬植物桃Amygdalus persica L.或山桃A.davidiana(Carr.)C.de Vos ex Henry的幼果。具有斂汗澀精,活血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盜汗,遺精,心腹痛,吐血,妊娠下血。
中文名稱
碧桃干別名
桃梟、鬼髑髏、桃奴、梟景、干桃、氣桃、陰桃子、桃干、癟桃干性味歸經
味酸、苦,性平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斂汗澀精,活血止血,止痛。
主治盜汗,遺精,心腹痛,吐血,妊娠下血。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
2、外用:研末調敷;或燒煙熏。
相關論述1、《別錄》:“療中惡腹痛。”
2、《日華子》:“治肺氣,腰痛,破血,治心痛,酒摩暖服之?!?/p>
3、汪穎《食物本草》:“主吐血。燒存性,研末,米湯調服?!?/p>
4、《綱目》:“治小兒虛汗,婦人妊娠下血,破伏梁結氣,止邪瘧。燒煙熏痔瘡。燒黑油調,敷小兒頭上肥瘡軟癤?!?/p>
5、《分類草藥性》:“治膀胱疝氣,遺精,婦女月經閉塞。”
6、《飲片新參》:“生津,止汗。治勞咳。養胃除煩?!?/p>
7、《安徽中草藥》:“開音?!?/p>
8、《全國中草藥匯編》:“止痛。治胃痛,疝痛?!?/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盜汗,虛汗:碧桃干30g,浮小麥45g,糯稻根15g,紅棗10個。水煎服。(《甘肅中醫驗方集錦》)
2、治妊娠下血不止:干桃(燒灰存性)、地榆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湯調下。(《丹臺玉案》)
3、治伏梁氣,在心下結聚不散:桃奴三兩。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溫酒調下二錢。(《圣惠方》)
4、治瘧:樹上自干桃子二七枚,黑豆一兩,巴豆七粒(去皮心膜,出盡油)。上三味,搗羅為細末,滴冷水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井華水吞下。(《圣濟總錄》干桃丸)
5、治音?。喊T桃干7個(煅炭存性),研末,大棗30g煎水沖服。(《安徽中草藥》)
6、治卒然半身不遂:癟桃十60-90g,桔梗15-18g,丹參30g。水煎,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7、治小兒頭瘡:樹上干桃燒研,入膩粉、麻油調搽。(《圣惠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6月未成熟的幼果,經風吹落后拾取,翻曬4-6天,由青色變為青黃色即得。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癟桃干呈矩圓形或卵圓形,長1.8-3cm,直徑1.5-2cm,厚0.9-1.5cm。先端漸尖,呈鳥喙狀,基部不對稱,有的存有少數棕紅色的果柄。表面黃綠色,具網狀皺縮紋理,并密被黃白色柔毛。質堅硬,不易折斷。破開,斷面內果皮厚而硬化,腹縫線凸出,背縫線不明顯。含未成熟種子1枚。氣微弱,味微酸澀桃奴呈扁壓狀卵形,較小,表面毛茸更多。質軟,斷面內果皮較薄,未硬化。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3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