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樹蓮,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抱樹蓮屬植物抱樹蓮Drymoglossum piloselloides(L.)Presl【 Pteris piloselloides L.】的全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止血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目赤腫痛,化膿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結(jié)結(jié)核疥癩,咯血,崩漏,跌打腫痛。
中文名稱
抱樹蓮別名
巧根藤、飛連草、抱石蓮、貓龍草、瓜子菜、飛蓬草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淡,性微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主治 濕熱黃疸,目赤腫痛,化膿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結(jié)結(jié)核疥癩,咯血,崩漏,跌打腫痛。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相關(guān)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治疥癩,殺蟲。”
2、《嶺南采藥錄》:“治眼熱,跌打損傷瘀痛。”
3、《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主治化膿性中耳炎,淋巴結(jié)炎,腮腺炎,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
4、《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主治黃疸,肺結(jié)核咯血,血崩,乳腺癌。”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聲音嘶啞:抱樹蓮60g,崗梅根30g。水煎服。
2、治胃出血:抱樹蓮扁柏葉、紅鐵樹葉各30g。水煎服。(1、2方出自《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圓柱形,細(xì)長,直徑約1mm,棕色或深棕色;密被細(xì)小鱗片,鱗片近圓形至卵形,邊緣生眾多長睫毛。葉二型,營養(yǎng)葉近圓形,直徑約1cm,或闊橢圓形,長5-6cm,寬2cm,全緣,厚肉質(zhì),對光視之可見網(wǎng)狀脈,表面疏被星狀毛;孢子葉線形,全緣,長3-12cm,寬5-8mm,厚肉質(zhì),孢子囊群長線形,生于下表面葉緣處,孢子兩面型。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4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