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葉蘭,中藥材名。為蘭科植物大斑葉蘭、小斑葉蘭、大花斑蘭或絨葉斑葉蘭的全草。具有補腎益氣,清熱解毒風熱功效。主治肺癆咳嗽,咯血,頭暈乏力,神經衰弱,陽痿,跌打損傷,骨節疼痛,咽喉腫痛,乳癰,瘡癤,瘰疬,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斑葉蘭別名
九層蓋、野洋參、小將軍、金邊蓮、銀耳環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益氣,清熱解毒。主治 肺癆咳嗽,咯血,頭暈乏力,神經衰弱,陽痿,跌打損傷,骨節疼痛,咽喉腫痛,乳癰,瘡癤,瘰疬,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搗汁;或浸酒。外用:搗敷。注意事項 忌酸、冷食物。化學成分 大斑葉蘭全草含黃酮苷成分:蘆丁,山柰酚-3-O蕓香糖苷,異鼠李素-3-O-蕓香糖苷,3-[(6-O-脫氧-α-L-吡喃甘露糖苷)-β-D葡萄糖基〕]氧化-5,7-二羥基-8-[(4-羥基-3,5-二甲苯基)甲基]-2-(3,4-二羥基苯基)-4H-1-苯并吡喃基-4-酮。斑葉蘭屬植物含脂肪類葡萄糖苷成分:3-(S)-3-β-D-吡喃葡萄糖基-丁內酯,3-(S)3-β-D-吡喃葡萄糖基-4羥丁酸。藥理作用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斑葉蘭全草中的成分能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戊巴比妥的睡眠時間,拮抗印防已毒素誘導的驚厥。
2、保肝作用:大斑葉蘭全草中的3(S)-3-β-D吡喃葡萄糖基-丁內酯等對四氯化碳誘導的原代培養的大鼠肝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
相關論述1、《貴州民間藥物》:根可補虛,葉可止痛。治骨節疼痛,腎氣虛弱。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涼解毒,消炎退腫。治毒蛇咬傷,癰腫瘡癤,肺病咳嗽,氣管炎。
3、《西藏常用中草藥》:軟堅散結,消瘰疬。主治淋巴結核。
4、《湖南藥物志》:清肺止咳。治肺癆咳嗽,尿血。
5、《廣西本草選編》:補腎益氣,活絡,止痛。治頭目眩暈,四肢乏力,神經衰弱,陽痿。
6、《全國中草藥匯編》:潤肺止咳,清熱涼血。主治咯血,百日咳,食欲不振。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肺結核,咳嗽發燒斑葉蘭、青蒿、黨參各15g,銀柴胡、鱉甲各9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2、治腎氣虛弱,頭目眩暈,四肢乏力:野洋參(干的)30g。蒸雞或燉肉吃;或煎水服,早晚空腹時各服1次,每次半碗。(《貴州民間藥物》)
3、治骨節疼痛:斑葉蘭搗爛,用酒炒熱,外包痛處(小兒用淘米水代酒),每日1換。(《貴州民間藥物》)
4、治癰腫瘡毒,毒蛇咬傷:斑葉蘭12g,金銀花15g,一支蒿6g。水煎服。另取鮮斑葉蘭搗爛外敷。(《甘肅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收,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4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