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草,中藥名。為石竹科植物珍珠草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全草或帶根全草。具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明目,消積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泄痢、淋證、瘡瘍腫毒、蛇犬咬傷、目赤腫痛、小兒疳積等。
中文名稱
珍珠草拉丁文名
Elatine Orientaris別名
日開夜閉、十字珍珠草、陰陽草、假油柑、真珠蘋、鯽魚草、胡羞羞、老鴉珠、夜合珍珠、落地油柑、小利柑、蓇草、夜合草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涼;歸肝、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明目,消積。主治1、主要用于濕熱黃疸、泄痢、淋證、瘡瘍腫毒、蛇犬咬傷、目赤腫痛、小兒疳積等。
2、西醫診為陰道炎、泌尿系感染、黃疸性肝炎、胃腸炎、細菌性痢疾屬于濕熱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注意事項苦涼之品,陽虛體弱者慎用。
化學成分含酚性成分、三萜成分及沒食子鞣質。
藥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珍珠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抑制作用較強,對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乙型病毒性肝炎有突出治療作用。
相關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疳眼,疳積,煲肉食或煎水洗。治頭上生瘡仔成堆,痛癢難抵,煎水洗,研末開油搽亦可。
2、《臨證指南》:治小兒諸疳瘦弱,眼欲盲。為未白湯下,或蒸煮魚肉食。
3、《植物名實圖考》:治瘴氣。
4、《福建民間草藥》:平肝,退火,明目,治蛇咬傷。
5、《貴州民間藥物》:理氣消腫。
6、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明目,滲濕利水。治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尿路結石。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紅白痢疾:葉下珠鮮草一至二兩。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調服。(《福建中草藥》)
2、治傳染性肝炎:鮮葉下珠一至二兩。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一周。(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3、治小兒疳積,夜盲:葉下珠五至七錢,雞、豬肝酌量。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收,鮮用或曬干。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長短不一,根莖外表淺棕色,主根不發達,須根多數,淺灰棕色。莖粗2-3mm,老莖基部灰褐色。莖枝有縱皺,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紅色,質脆易斷,斷面中空。分枝有縱皺及不甚明顯的膜翅狀脊線。葉片薄而小,長橢圓形,尖端有短突尖,基部圓形或偏斜,邊緣有白色短毛,灰綠色,皺縮,易脫落?;毿。干谌~背之下,多已干縮。有的帶有三棱狀扁球形黃棕色果實,其表面有鱗狀凸起,常6縱裂。氣微香,味微苦。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6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