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棯葉,中藥名。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的葉。具有止痛,散熱毒,止血,撥膿,生肌的功效,主治頭痛,瀉痢,疳積,外傷出血,瘡疥。
中文名稱
山棯葉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功效作用
功能 止痛,散熱毒,止血,撥膿,生肌。主治 主要用于頭痛,瀉痢,疳積,外傷出血,瘡疥。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g。外用:煎水洗或搗敷。相關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止痛,散熱毒,止血,撥膿生肌。
2、《本草求原》:止血,止痢,生肌。治疳積,消瘡,洗疳痔、熱毒、癔疥、爛腳,理蛇傷。
3、《廣西中藥志》:治水瀉,紅白痢;外用治外傷出血,乳癰。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頭痛和久患頭痛:桃金娘鮮葉莖一兩。酌加水煎成半碗。連服二、三天。(《福建民間草藥》)
2、治急性胃腸炎:鮮山棯葉二至四兩(干者酌減)。煎水服。(《嶺南草藥志》)
3、治外傷出血:山棯葉搗爛敷傷口。(《嶺南草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6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