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紅花,中藥名。為馬鞭草科植物三對節(jié)Clerodendrum serratum (L.)Moon及三臺花Clerldendrum serratum (L.) Moon var.amplexifotium Moldenke的全株及根皮。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濕熱痢疾,淋證,風(fēng)濕熱痹,血瘀痛經(jīng),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疽腫毒,蕁麻疹,瘧疾。
中文名稱
三臺紅花拉丁文名
Herba seu Cortex Clerodendri Serrati別名
大羅傘、大常山、山利桐、三百棒、山枇杷、火山麻、三臺花性味歸經(jīng)
味苦、辛,性涼;歸脾、腎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
主治主要用于濕熱痢疾,淋證,風(fēng)濕熱痹,血瘀痛經(jīng),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疽腫毒,蕁麻疹,瘧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鮮品加倍;或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注意事項《廣西本草選編》:孕婦慎服。
化學(xué)成分葉含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α-菠菜甾醇,右旋兒茶精,木犀草素,芹菜素,黃芩甙元,高山黃芩素,6-羥基木犀草素,咖啡酸,阿魏酸,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黃酮及酚酸類。樹皮含齊墩果酸,櫟焦油酸和三對節(jié)酸。根皮中含D-甘露醇。根中含豆甾醇。
藥理作用拮抗組胺作用:三臺紅花提取物(最好為冷水提取液的乙醇沉淀物,可能為多元醇的物質(zhì))有明顯拮抗組胺引起的豚鼠回腸及氣管的收縮,但對乙酰膽堿(Ach);和氯化鋇引起的收縮無拮抗作用。靜注于犬能部分地阻斷組胺引起的血壓變化,但對Ach及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變化則無阻斷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貴州草藥》:健脾利濕,補(bǔ)虛益損。
2、《云南中草藥》:截瘧,接骨。
3、《廣西本草選編》:清熱利濕,散瘀消腫。治濕熱下痢,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無名腫毒,黃水瘡。
4、《西雙版納傣藥志》: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尿淋,蕁麻疹。
5、《中國民族藥志》:清熱解毒,除濕祛風(fēng)。用于瘧疾,咽喉炎,扁桃腺炎,風(fēng)濕骨痛,感冒咳嗽。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治濕熱下痢:三臺紅花鮮莖葉15-30g。水煎,沖紅糖適量,日分2次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骨折:三臺花根適量,研末,水調(diào)外敷患處。(《云南中草藥》)
3、治黃水瘡:三臺紅花鮮葉適量。煎水外洗。
4、治瘧疾:三臺花根或葉30g,胡椒、草果各少許。煎湯,于瘧疾發(fā)作前1h內(nèi)服。(3、4方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5、治虛弱浮腫:三百棒1kg。研末,加糯米面(炒熟)500g和勻。每日3次,每次15g,調(diào)白糖開水服。(《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三對節(jié)根呈細(xì)長圓柱形,常彎曲或分枝,表面淡棕色,具縱皺紋,外皮常層狀或片狀脫落。商呂多切成片狀,厚1-5mm,直徑0.5-1.5cm,皮部與木部常分離,表面棕褐色,粗糙,具細(xì)縱紋及不規(guī)則裂隙,外皮脫落處顯棕紅色。斷而皮部棕黃色,顆粒性,木部外層為淡棕色,內(nèi)層為棕黃色,年輪明顯。質(zhì)硬。氣微味苦、澀、微辛。根皮呈卷曲形狀物,大小不等,厚1-4mm,外表面多為黃棕色,較粗糙,顆粒懷,有時殘存未刮凈的腐爛斑塊,內(nèi)表面多為棕紅色,有縱紋。質(zhì)堅脆,易折斷,斷面粗糙,顆粒性,黃白色。
(2)三臺花與三對節(jié)類同。顯微鑒別三對節(jié)根橫切面:木栓層細(xì)胞10余列。皮層及韌皮部散有石細(xì)胞群及纖維束。維管束外韌。形成層明顯。木質(zhì)導(dǎo)管呈卵形或類圓形,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寬1-4細(xì)胞。本品薄壁細(xì)胞含淀粉粒。粉末特征:灰白色。①石細(xì)胞眾多,單個散在或成群,類圓形、類方形中類長方形,直徑20-60μm,壁厚9-30μm,胞腔及紀(jì)溝明顯。②淀粉粒較多,類圓形或卵圓形,直徑2-10μm,臍點及層紋不明顯。③具緣紋孔或網(wǎng)紋導(dǎo)管,直徑30-70μm。④纖維梭形或一端平截,直徑20-40μm,壁厚4-25μm,木化。此外。可見木栓細(xì)胞。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7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