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汁,中藥名。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蔥Allium fistulosum L.的莖或全株搗取之汁。具有散瘀,解毒,驅(qū)蟲的功效。治頭痛,衄血,尿血,蟲積,癰腫,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蔥汁別名
蔥苒、蔥涕、空亭液、蔥涎、蔥油性味歸經(jīng)
味辛,性溫;歸肝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解毒,驅(qū)蟲。主治 治頭痛,衄血,尿血,蟲積,癰腫,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單飲、和酒飲或泛丸。外用:涂患處。藥理作用 壯陽作用蔥白汁按70g/kg、35g/kg分別給小鼠灌服,能明顯增加雄性小鼠的交尾活動,并能明顯提高雄性小鼠血漿睪酮的含量,增加幼年雄性小鼠的包皮腺、前列腺精囊的重量,表明蔥白汁對雄性小鼠有明顯的壯陽作用。相關(guān)論述1、《別錄》:主溺血,解藜蘆毒。
2、《千金?食治》:解桂毒。
3、《綱目》:散瘀血,止衄止痛。治頭痛耳聾,消痔漏,解眾藥毒。
4、《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外用于化膿病瘡面,促生肉芽。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治鼻衄血:蔥白一握,搗裂汁,投酒少許,抄三兩滴入鼻內(nèi)。(《勝金方》)
2、治小兒蛔蟲性不全腸梗阻:大蔥汁、香油各五錢至一兩(成人加倍)。先服蔥汁,約二小時(shí)后再服等量香油。頓服或緩緩服下均可。若服后半天未排蟲,可連續(xù)再服,直至癥減蟲出為止。其服用量可酌情增減,稍多服亦無害。(《中醫(yī)雜志》(4):30,1966)
3、治乳癰:蔥白搗敷之,井水絞汁一升頓服。(《千金方》)
4、治火焰丹毒,從頭起者:生蔥汁涂之。(《綱目》)
5、治外痔:蔥青內(nèi)刮取涎,入蜜調(diào)勻,先以本鱉子煎湯熏洗,然后敷藥,其冷如冰。(《百一選方》)
6、治打撲損傷:蔥新折者,便入痘一癆校承熱剝皮,擘開,其間有涕,便將罨損處,仍多煨取,繼續(xù)易熱者。(劉禹錫《傳信方》)
7、治金瘡出血不止:蔥,炙令熱,按取汁,敷瘡上。(《梅師集驗(yàn)方》)
8、治鉤吻毒,困欲死,面青口噤,逆冷身痹:啖蔥涕。(《千金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采莖或全株,搗汁,鮮用。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9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