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葉,中藥名。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蔥Allium fistulosum L.的葉。具有發汗解表,解毒散腫的功效。主治感冒風寒,風水浮腫,瘡癰腫痛,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蔥葉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發汗解表,解毒散腫。
主治主治感冒風寒,風水浮腫,瘡癰腫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煮粥。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化學成分葉含草酸鈣,α-葡萄糖苷酶,蒜氨酸裂解酶,糖蛋白。全草含游離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精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S-烷基半胱胺酸衍生物,S-烷基半胺酸亞砜。
藥理作用對血管平滑肌的作用:生蔥葉提取物體外對大鼠胸主動脈環有源自內皮的一氧化氮介導的血管舒張作用,高濃度則有不依賴內皮的血管舒張作用。煮沸的蔥葉卻能刺激源自內皮的一種收縮血管因子的釋放。
相關論述1、《千金方》:除肝中邪氣,安中利五臟,益目精,發黃疸,殺百藥毒。
2、《食療本草》:主傷寒壯熱,出汗,中風,面目浮腫,骨節頭疼。
3、《本草圖經》:煨蔥治打撲損。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水病兩足腫者:銼蔥葉及莖,煮令爛漬之,日三五作。(《獨行方》)
2、治頭目重悶疼痛:用蔥葉插入鼻內二三寸并耳內,氣通即便清爽也。(《綱目》)
3、治代指:萎黃蔥葉,煮沸漬之。(《千金方》)
4、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疼痛不止:鮮(蔥)葉煨熱,剝開敷患處,連續熱敷。(南藥《中草藥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9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