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根藤,中藥名。為茜草科九節屬植物蔓九節Psychotria serpens L.的全株。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關節痛,手足麻木,腰肌勞腡,坐骨神經痛,多發性癰腫,骨結核,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穿根藤拉丁文名
Herba Psychotriae Serpentis別名
春根藤、木頭疳、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消腫止痛。
主治主要用于風濕關節痛,手足麻木,腰肌勞腡,坐骨神經痛,多發性癰腫,骨結核,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搗汁,或漫酒。外用:搗汁涂,或研末調敷。注意事項《廣西本草選編》:孕婦忌服。
化學成分穿根藤中含有熊果酸,豆甾醇,β-谷甾醇,高級脂肪酮,烏楠醌等。
藥理作用從穿根藤全草中提出的熊果酸在體外對人鼻咽癌(KB)細胞的ED50為6.6μg/ml,對人肺癌A549ED50為4.0μg/ml,對回盲腸癌HCT-8的ED50為4.5μg/ml,對乳腺癌MCF-7的ED50為4.9μg/ml。
相關論述1、《廣西本草選編》:祛風濕,舒筋絡。主治跌打腫痛,骨折,風濕痹痛,骨結核,手足麻木,腰肌勞損。
2、《福建藥物志》: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主治風濕關節,痛,頭風痛,手足麻木,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骨結核,哮喘,多發性膿腫,青竹蛇咬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風濕關節痛:蔓九節60g,白葡萄根45g,水煎服(或加黃酒少許);另取1握水煎熏洗患處。
2、治腰肌勞損:蔓九節、黃膽草各15g,谷精草3g,水煎服;或蔓九節60-95g,淡水鰻魚250g,酒水燉服。
3、治骨結核:蔓九節60-125g,了哥王9g,山芝麻鮮根15g。黃酒250ml,浸3d后,早晚各飲30ml。
4、治多發性膿腫:蔓九節、杠板歸各60g。番薯燒酒250ml,燉服。(1-4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5、治毒蛇傷:穿根藤120g,白酒500ml,浸1星期。每次1小杯;另用棉花蘸藥灑傷口。(《泉州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割取枝葉,曬干。炮制方法除去雜質,洗凈,切段,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枝圓柱形,具分枝,多切成段,長3-5cm,直徑3-8mm,老莖可達1.5cm;表面黑褐色,有縱皺紋,具節并常有不定根;質堅實,嫩枝較脆,折斷而髓部較大或中空;老莖木質,難折斷,斷面木部淺棕紅色,中央間見深色的小髓。葉對生,薄革質,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灰綠色或綠褐色,下面色較淺;葉柄長約1cm;托葉膜質,棕褐色,近方形。間見類球形小核果,直徑約4mm,淡白色。氣微,味澀、微甘。以莖枝勻、葉片多者為佳。
飲片性狀本品枝條粗者直徑可達1cm,黑褐色,著生不定根,質韌,折斷面纖維狀;斷面中央有髓,常中空,皮部黑褐色,木部淡黃白色。葉對生,葉片卵形、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5-6cm,寬0.8-2cm,先端短尖或鈍。枝端常帶有花序或果實,果實棕褐色,表面有棱線,頂端具宿萼。氣微,味微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9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