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茉莉,中藥名。為馬鞭草科大青屬植物重瓣臭茉莉Clerodendrum philippinum Schauer .及臭茉莉C.philippinum Schauer var.simplex Mold-enke 的根與葉。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腳氣水腫,跌打扭傷,血瘀腫痛,痔瘡脫肛,慢性骨髓炎。
中文名稱
臭茉莉拉丁文名
Clerodendrum philippinum Schauer .、C.philippinum Schauer var.simplex Mold-enke別名
臭矢茉莉、蜻蜓葉、老虎草、小將軍、大髻婆、過墻風、冬地梅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強筋骨,活血消腫。主治 主要用于風濕痹痛,腳氣水腫,跌打扭傷,血瘀腫痛,痔瘡脫肛,慢性骨髓炎。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人丸劑。外用:煎水洗;或取根皮搗敷。注意事項 《廣西本草選編》:孕婦慎服。化學成分 全草含黃酮甙、酚類、皂甙、鞣質。相關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洗疥癩風腫。
2、《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驅風活血,強筋壯骨。主治腳氣水腫,四肢酸軟,風濕性關節炎,白帶。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癱瘓,腳氣水腫:臭茉莉干根一至二兩。煎水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風濕骨瘤,腳氣水腫,白帶,高血壓,支氣管炎:臭茉莉根。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3、理腳氣,治腳痛:臭茉莉根燉雞食。服二、三次。(《嶺南采藥錄》)
4、治痔瘡,脫肛:臭茉莉干根適量。煎水坐浴。(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5、治皮膚瘙癢,疥瘡疤疹:臭茉莉鮮葉適量。煎水洗患處。(《廣西中草藥》)
6、治慢性骨髓炎:冬地梅根一兩,艾頭五錢。煎湯燉瘦肉服,每日一劑。另用大薊根二份,生姜一份,搗爛外敷局部,早晚各一次。癥狀緩解后用小號紫珠根一兩,金銀花頭五錢。煎湯燉瘦肉服,連服二至三劑以鞏固療效。(福建《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冬艾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根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葉多鮮用,隨用隨采。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9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