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蘆巴,中藥名。為豆科胡蘆巴屬植物胡蘆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成熟種子。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腹瀉脹痛,足膝冷痛,寒濕腳氣,陽痿滑泄,精冷囊濕。
中文名稱
胡蘆巴拉丁文名
Trigonellae Semen別名
葫蘆巴、苦豆、蘆芭、胡巴、季豆、香豆子、小木夏、苦豆子、秀香草子、蘆巴子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溫;歸腎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醫(yī)保類型
醫(yī)保(胡蘆巴、鹽胡蘆巴)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主治1、寒疝腹痛,腹脅脹痛:本品溫腎助陽,溫經(jīng)止痛,用治腎陽不足,寒凝肝脈,氣血凝滯所致諸癥。
2、足膝冷痛,寒濕腳氣:本品苦溫之性,溫腎肝之陽,散筋骨寒濕,用治陽虛氣化不行,寒濕下注,足膝冷痛,寒濕腳氣。
3、陽痿滑泄,精冷囊濕:本品補腎助陽,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陽痿不用,滑泄精冷,頭暈?zāi)垦5劝Y。
用法用量內(nèi)服:水煎,3-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或有濕熱者慎服。
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龍膽寧堿、番木瓜堿、膽堿、胡蘆巴堿。還含皂苷、脂肪油、蛋白質(zhì)、糖類及維生素B1。
藥理作用1、對泌尿系統(tǒng)的影響:胡蘆巴全草的地上部分的水或醇提取物具有降低血清中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改善腎功能,并有保護腎單位的作用。其正丁醇提取物還可減少尿中微量蛋白的含量。
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番木瓜堿可引起血壓下降。
3、對平滑肌的影響:番木瓜堿能抑制腸管和氣管的平滑肌;妊娠子宮及正常子宮,少量使之興奮,大量使之麻痹。此外,尚有麻痹骨骼肌的作用。
4、抗腫瘤的作用:番木瓜堿對淋巴樣白血病L1210有明顯抗癌活性,對P388亦有一定的活性。
5、抑制性腺的作用:胡蘆巴種子提取物可使睪丸、附睪、腹前列腺和精囊的重量明顯下降;使附睪、精囊和前列腺的總蛋白質(zhì)和唾液酸的濃度以及睪丸的總蛋白質(zhì)都明顯下降。其提取物呈現(xiàn)抗生育和抗雄性激素兩種活性。
6、此外,胡蘆巴所含的半乳甘露聚糖類的黏液和甾體皂苷類有降血糖、利尿、抗炎等活性,并刺激毛發(fā)生長。
相關(guān)論述1、《嘉祐本草》:主元臟虛冷氣。得附子、硫黃,治腎虛冷,腹脅脹滿,面色青黑,得茴香子、桃仁,治膀胱氣甚效。
2、《本草綱目》:治冷氣疝瘕,寒濕腳氣,益右腎,暖丹田。又“元陽不足,冷氣潛伏,不能歸元者宜之。”
3、《本草求真》:胡蘆巴,苦溫純陽,亦能入腎補命門。功與仙茅、附子、硫黃恍惚相似,然其力則終遜于附子、硫黃,故補火仍須兼以附、硫、茴香、吳茱萸等藥同投,方能有效。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腎陽不足,寒凝濕滯所致的寒疝腹痛,睪丸偏墜,局部冰冷者,常配吳茱萸、小茴香、川楝子同用,以溫腎散寒止痛,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胡蘆巴丸;治療腎陽虧虛,寒邪內(nèi)生之腹協(xié)脹滿疼痛者,常配附子、硫黃等品以溫陽逐寒,如《圣濟總錄》之胡蘆巴丸;婦女經(jīng)行腹痛,小腹冷痛者,可配小茴香、艾葉等溫陽散寒之品同用;治寒溫腳氣、兩腳酸脹、重墜冰冷,腿膝疼痛,遇寒加劇,或行步無力,抽搐拘攣者,配補骨脂、木瓜、牛膝同用,以溫陽散寒、化濕舒筋,如《海上方》之破故紙丸。
2、用于脾腎虛寒之泄瀉,常配補骨脂、人參、白術(shù)等溫補脾腎,如《本草匯言》之治洞泄方。
相關(guān)配伍1、胡蘆巴配吳茱萸: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吳茱萸善于溫腎暖肝,散寒止痛。兩藥配伍,可增強溫腎元,暖下元,散寒濕的作用。適用于寒濕凝聚下焦所致寒疝腹痛等。
2、胡蘆巴配附子: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附子善于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兩藥配伍,可增強作用。適用于腎臟虛冷,脅脹腹痛等。
3、胡蘆巴配木瓜: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木瓜善于舒筋活絡(luò),除濕止痹。兩藥配伍,可增強助陽散寒,除濕止痛的作用。適用于寒濕腳氣,腿膝冷痛,脛腫無力等。
4、胡蘆巴配覆盆子: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覆盆子善于補腎固精,縮尿止遺。兩藥配伍,可增強補腎固精的作用。適用于腎陽虧虛所致滑精、腰酸背痛、性機能減退等。
5、胡蘆巴配香附: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香附善于疏肝理氣,調(diào)經(jīng)止痛。兩藥配伍,可增強散寒理氣,調(diào)經(jīng)止痛的作用。適用于婦女沖任虛寒,經(jīng)行腹痛等。
6、胡蘆巴配干姜: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干姜善于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兩藥配伍,可增強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于中焦虛寒所致腹痛腹瀉等。
7、胡蘆巴配巴戟天: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巴戟天善于補腎壯陽,強筋健骨。兩藥配伍,可增強溫腎助陽,散寒止痛,強筋健骨的作用。適用于腎陽虛弱,遺精陽痿等。
8、胡蘆巴配補骨脂:胡蘆巴長于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補骨脂善于補腎助陽,溫脾止瀉。兩藥配伍,可增強補腎助陽,散寒止痛,溫脾止瀉的作用。適用于脾腎陽虛之泄瀉、脘腹冷痛、陽痿遺精等。
鑒別用藥1、吳茱萸與胡蘆巴:兩者均性溫而善散寒止痛、助陽燥濕,同治陽虛肝寒之疝氣痛、痛經(jīng),寒濕腳氣腫痛或上沖入腹。然吳茱萸味辛苦,入肝、脾、胃經(jīng),芳香疏理,性熱燥烈,為溫燥疏降之品,兼有疏肝下氣作用,善治中焦虛寒之脘腹冷痛、肝胃不和之嘔吐吞酸及寒凝肝脈之顛頂頭痛;又能引火下行,可治口舌生瘡及高血壓。胡蘆巴苦溫而燥,專入腎經(jīng),長于溫腎陽、逐寒濕、止疼痛,善治腎陽不足而兼寒濕諸證。
2、木瓜與胡蘆巴:兩藥均可散寒除濕而用于寒濕腳氣。但木瓜味酸入肝,益筋和血,有舒筋活絡(luò),除痹止痛之功,為治風(fēng)濕痹痛的要藥,尤以濕痹,筋脈攣急者更為適宜。木瓜尚入脾經(jīng),能化中焦之濕而醒脾和中,能舒筋活絡(luò)而緩急,用治嘔吐泄瀉轉(zhuǎn)筋。胡蘆巴苦溫而燥,專入腎經(jīng),長于溫腎陽、逐寒濕、止疼痛,善治腎陽不足而兼寒濕諸證。
3、小茴香與胡蘆巴:兩藥均辛溫,入肝、腎二經(jīng),均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不同之處在于小茴香辛溫芳香,長于溫腎暖肝,行氣止痛,故凡下焦寒凝氣滯諸證每多用之。胡蘆巴善于溫腎助陽,祛寒除濕,溫經(jīng)止痛,多用于腎陽不足,寒濕凝滯諸痛。小茴香尚入脾胃,能溫中理氣,調(diào)中止嘔,芳香開胃,用治脾胃虛寒氣滯諸證。胡蘆巴溫陽散寒力強,兼能逐寒濕,又治寒濕腳氣。
相關(guān)藥品強陽保腎丸、參茸黑錫丸、腎寶合劑。
相關(guān)方劑胡蘆巴丸(《和劑局方》)、胡蘆巴丸(《圣濟總錄》)、胡蘆巴丸(《楊氏家藏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種子成熟時割取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鹽水炙或搗碎用。
炮制方法1、胡蘆巴: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2、炒胡蘆巴:取凈胡蘆巴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黃棕色,微鼓起,時有爆裂聲,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3、鹽胡蘆巴:取凈胡蘆巴,用鹽水拌勻,悶透,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微鼓起、時有爆裂聲,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4、酒胡蘆巴:取凈胡蘆巴與酒拌勻,稍悶,俟酒液被吸盡,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黃色,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或置籠內(nèi)蒸2h,取出,干燥。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鹽胡蘆巴密閉保存,防潮;酒胡蘆巴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棕黃色。表皮柵狀細胞1列,外壁和側(cè)壁上部較厚,有細密縱溝紋,下部胞腔較大,具光輝帶;表面觀類多角形,壁較厚,胞腔較小。支持細胞1列,略呈啞鈴狀,上端稍窄,下端較寬,垂周壁顯條狀紋理;底面觀呈類圓形或六角形,有密集的放射狀條紋增厚,似菊花紋狀,胞腔明顯。子葉細胞含糊粉粒和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30ml,超聲處理30分鐘,靜置,棄去上清液,殘渣揮干,加甲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胡蘆巴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鹽酸-乙酸乙酯(8: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在105℃加熱1小時,放冷,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三氯化鐵試液(2:1)混合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加甲醇稀釋至1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胡蘆巴對照藥材0.1g,按(2)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丁酮-乙酰丙酮-水(3:3:1:1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熱風(fēng)加熱5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本品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長3-4mm,寬2-3mm,厚約2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平滑,兩側(cè)各具一深斜溝,相交處有點狀種臍。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種皮薄,胚乳呈半透明狀,具黏性;子葉2,淡黃色,胚根彎曲,肥大而長。氣香,味微苦。
飲片性狀1、葫蘆巴:參見藥材性狀。
2、炒胡蘆巴:形如胡蘆巴,表面色澤加深微鼓起,或現(xiàn)裂口,有香氣。
3、鹽胡蘆巴:形如胡蘆巴,微鼓起,色澤加深,有香氣,味微咸。
4、酒胡蘆巴:形如胡蘆巴,表面黃色,具酒香氣味。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0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