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中藥名。為水蛭科螞蟥屬動物螞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柳葉螞蟥Whitmania acranutata Whitman或水蛭屬動物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的干燥全體。具有破血通經(jīng),逐瘀消癥的功效。主治血瘀經(jīng)閉,癥瘕積聚,跌打損傷,心腹疼痛。
中文名稱
水蛭拉丁文名
Hirudo別名
蛭蝚、至掌、蟣、蚑、馬蜞、馬蛭、蜞、馬蟥、馬鱉、紅蛭、水琪、螞蝗蜞、黃蜞、水麻貼、沙塔干、肉鉆子、螞蟥性味歸經(jīng)
味咸、苦,性平;歸肝經(jīng)毒性
有小毒藥材分類
動物醫(yī)保類型
醫(yī)保(水蛭、燙水蛭)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y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破血通經(jīng),逐瘀消癥。
主治1、血瘀經(jīng)閉,癥瘕積聚:本品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強。
2、跌打損傷,心腹疼痛:本品具有破血逐瘀之功。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服,1.5-3g;研末服,0.3-0.5g。以入丸、散或研末服為宜。或以鮮活者放置于瘀腫局部吸血消瘀。
不良反應(yīng)不良反應(yīng)有部分病人服后會出現(xiàn)皮膚紅疹、瘙癢、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甚至昏迷,過敏者忌服。
禁忌中西藥配伍禁忌:不宜與降壓藥同用;不宜與瓜蒂同服,會增加毒性反應(yīng)。
注意事項體弱血虛、孕婦、婦女月經(jīng)期及有出血傾向者禁服。
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蛋白質(zhì)。唾液中含有水蛭素,還含有肝素、抗血栓素及組織胺樣物質(zhì)。
藥理作用1、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水蛭水煎劑有強抗凝血作用,能顯著延長纖維蛋白的凝聚時間,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大鼠體內(nèi)血栓形成,降低全血和血漿黏度、紅細(xì)胞聚集。
2、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水蛭素腹腔注射有增加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作用,能對抗垂體后葉素造成的心率加快和心律不齊,降血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3、對代謝系統(tǒng)的影響:水蛭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4、對生殖系統(tǒng)的影響:水蛭水煎劑尚有終止妊娠的作用。
5、抗腫瘤作用:水蛭素對腫瘤細(xì)胞也有抑制作用。
6、此外,水蛭尚有抗炎作用,對腎缺血有明顯的保護(hù)作用,還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
毒理作用水蛭煎劑對雄性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為15.28g/kg。給動物靜脈或皮下注射水蛭素,對動物的血壓、心率和呼吸均無明顯影響,也無抗原性。妊娠第7-11日小鼠每日灌服水蛭煎劑500mg/kg或1000mg/kg,均可使胎鼠體重下降,有明顯致畸作用,死胎和吸收胎比例升高,墮胎作用顯著。
相關(guān)論述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逐瘀,無子,利水道。”
2、《本草衍義》:“治折傷。”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治血滯經(jīng)閉,癥瘕積聚等證。常與虻蟲相須為用,也常配三棱、莪術(shù)、桃仁、紅花等藥用,如抵當(dāng)湯(《傷寒論》)。若兼體虛者,可配人參、當(dāng)歸等補益氣血藥,如化癥回生丹(《溫病條辨》)。
2、治跌打損傷,可配蘇木、自然銅等藥用,如接骨火龍丹(《普方》)。
3、治瘀血內(nèi)阻,心腹疼痛,大便不通,則配伍大黃、牽牛子,如奪命散(《濟生方》)。
相關(guān)配伍1、水蛭配蘇木:水蛭長于破血逐瘀;蘇木長于散瘀消腫。兩藥伍用,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增強。適用于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腫疼痛。
2、水蛭配大黃:水蛭功善破血通經(jīng),逐瘀消癥;大黃功長瀉下攻積,活血祛瘀。兩藥伍用,既可活血祛瘀止痛,又可瀉下通便攻積。適用于瘀血內(nèi)阻,心腹疼痛,大便不通者。
鑒別用藥1、生水蛭與炒水蛭:水蛭生品有毒,多入煎劑,以破血逐瘀為主,用治癥瘕積聚,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等。滑石粉炒后能降低毒性,質(zhì)地酥脆,利于粉碎,多入丸、散劑,用于跌打損傷,瘀血內(nèi)阻,心腹疼痛,大便不通。
2、土鱉蟲與水蛭:兩藥皆為蟲類藥,藥力峻猛,均能破血逐瘀消癥,均可用治癥瘕積聚,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等瘀血重證。但水蛭破血逐瘀之力較強,善破堅積,為破血消癥之要藥。土鱉蟲破血逐瘀之力較緩,又善于續(xù)筋接骨,為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腫疼痛之要藥。
3、三棱與水蛭:兩藥皆能破血逐瘀消癥,均可用治癥瘕積聚,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等瘀血重證。然水蛭則功專破血逐瘀,善破堅積,癥瘕積聚、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心腹疼痛重證多用之。三棱既能破血,又能行氣,凡氣滯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經(jīng)閉痛經(jīng)、心腹疼痛等多用之。
相關(guān)藥品腦血康膠囊(片)、通心絡(luò)膠囊。
相關(guān)方劑抵當(dāng)湯(《金匱要略》)、接骨如神散(《普濟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捕捉后洗凈,用沸水燙死,切段曬干或低溫干燥,生用,或用滑石粉燙后用。
炮制方法1、水蛭:取原藥材,洗凈,悶軟,切段,干燥。
2、制水蛭:取滑石粉或凈沙子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加入凈水蛭,拌炒至微鼓,取出,篩去滑石粉或沙子,放涼。
3、米制水蛭:取凈水蛭和米,倒入燒熱的鍋中,用文火加熱,炒至米呈黃色時,取出,篩去米,晾涼。每100kg水蛭,用米50kg。
4、油制水蛭:取凈水蛭置鍋內(nèi),用豬油炸至焦黃色,取出,瀝去油,干燥。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藥材鑒別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水蛭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紫外光燈(365nm)下顯相同的橙紅色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1、螞蟥:呈扁平紡錘形,有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長4-10cm,寬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見黑色斑點排成5條縱紋,腹面平坦,棕黃色。兩側(cè)棕黃色,前端略尖,后端鈍圓,兩端各具1吸盤,前吸盤不顯著,后吸盤較大。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膠質(zhì)狀。氣微腥。
2、水蛭:扁長圓柱形,體多彎曲扭轉(zhuǎn),長2-5cm,寬0.2-0.3cm。
3、柳葉螞蟥:狹長而扁,長5-12cm,寬0.1-0.5cm。
飲片性狀1、水蛭:參見“藥材”項。
2、制水蛭:形如水蛭,略鼓起,質(zhì)酥脆,易粉碎。
3、米制水蛭:形如制水蛭。
4、油制水蛭:形如制水蛭,色焦黃,帶油性。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0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