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菇,中藥名。為牛肝菌科真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Bull.exFr.的子實體。具有祛風散寒,補虛止帶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手足麻木,白帶,不孕癥。
中文名稱
大腳菇別名
白牛肝、山烏茸、蘑菇、白牛頭性味歸經
味淡,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散寒,補虛止帶。主治 風濕痹痛,手足麻木,白帶,不孕癥。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鮮品30-90g。化學成分 美味牛肝菌含硒、二酰基甘油-4'-O-(N,N,N-三甲基)高絲氨酸,并含有巖藻甘露半乳聚糖、蛋白質和氨基酸及維生素B12。藥理作用 抑瘤作用:其多糖蛋白用量300mg/kg,對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100%,對艾氏腹水癌抑制率為90%。相關論述1、劉波《中國藥用真菌》:“治婦女白帶、不孕癥。”
2、《中國藥用孢子植物》:“補虛止帶。”
3、《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追風散寒,舒筋,活絡。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婦女白帶癥:干而未開傘的美味牛肝菌,用時洗凈和豬肉煮食,每日1次,每次93g(濕重),1星期為1療程。
2、治不孕癥:將未開傘的美味牛肝菌按1∶1的比例配以刺五加。焙干,研末。每日3次,每次9g,白酒為引。(1-2方出自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摘后,洗去泥沙,曬干,備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子實體皺縮。菌蓋扁半球形或稍平展,直徑4-15cm,表面黃褐色至赤褐色。菌肉淡黃色。菌管黃色。菌柄近圓柱形,長5-12cm,直徑2-3cm,基部稍膨大,內實,淡褐色至淡黃褐色,有網紋。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0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