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荽,中藥名。為傘形科芫荽屬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L.的全草。具有發表透疹,開胃消食功效。主治麻疹不透,飲食不消,納食不佳。
中文名稱
胡荽拉丁文名
Coriandrum別名
香菜、香荽、胡菜、蒝荽、園荽、芫荽、莞荽、莚荽菜、莚葛草、滿天星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發表透疹,開胃消食。主治1、麻疹不透:本品辛溫香散,能發散風寒,透疹外達,用治風寒束表,疹發不暢,或疹出而又復隱者。
2、飲食不消,納食不佳:本品氣味芳香,能開胃消食,增進食欲,尤多用于飲食調味。
3、西醫診為麻疹屬于風寒束表者,腸吸收不良、消化不良及其他胃機能之疾患、膽道之其他疾患、膽囊切除后癥候群等屬于胃納失常者。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9-15g,鮮品15-30g,或搗汁。外用:煎湯洗;或搗敷;或絞汁服。
注意事項熱毒壅盛而疹出不暢者忌服。
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蘋果酸鉀、維生素C、正癸醛、芳樟醇等。
藥理作用能興奮胃腸平滑肌,增強胃腸蠕動,增進胃腸腺體分泌和膽汁分泌;促進外周血液循環;其芳香乳劑可使化膿性瘡面潔凈,促進肉芽生長,加速瘡面愈合;所含芳樟醇具有平喘鎮咳和殺菌作用。
相關論述1、《日用本草》:消谷化氣,通大小腸結氣。治頭疼齒病,解魚肉毒。
2、《醫林纂要》:升散陰氣,辟邪氣,發汗,托疹。
3、《本草綱目》: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氣,故痘疹出不爽者,能發之。諸瘡皆屬心火,營血內攝于脾,心脾之氣得芳香則運行,得惡臭則壅滯故而。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蘇葉6g,生姜6g,芫荽9g。水煎服。(《甘肅中草藥手冊》)
2、治咯血:胡荽、海藻等量洗凈泥沙,加適量油鹽煮3-4小時,每日吃3次,每次1碗。(《湖南藥物志》)
3、治消化不良,腹脹:鮮芫荽全草30g。水煎服。
4、治虛寒胃痛:鮮芫荽15-24g。酒水煎服。(3-4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5、治胃寒脹痛:芫荽15g,胡椒15g,艾葉6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相關配伍1、胡荽配荊芥、薄荷:三者均能解表透疹,相伍能増強療效。常用治風寒束表,疹發不暢,或疹出而又復隱者。
2、胡荽配神曲、木香:胡荽氣味芳香,能開胃消食,增進食欲;神曲能消食化積,健脾開胃;木香能行氣調中。三者相伍,行氣健脾消食。可用治飲食積滯,胃納不佳者。
鑒別用藥胡荽與檉柳:胡荽與檉柳均為辛溫解表藥,都能發汘透疹,治疔疹岀不透等。二者不同之處在于胡荽兼能芳香開胃,可用治飲食不消、納食不佳;而檉柳乂能祛風除濕止癢,也可用治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3-5月采收,曬干。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用清水洗凈。切中段,干燥。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多卷縮成團,莖、葉枯綠色,干燥莖直徑約1mm,葉多脫落或破碎,完整的葉一至二回羽狀分裂。根呈須狀或長圓錐形,表面類白色。具濃烈的特殊香氣,味淡微澀。
飲片性狀 為段狀片,段長10-15mm,根、莖葉、花、果混合。莖圓柱形,淡棕色,中空;葉片多皺縮破碎;復傘形花序;果實近球形。氣特殊而強烈,味辛。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0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