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中藥名。為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或紫珠C.bodinieri levl.的葉。具有涼血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肺、胃等各種內(nèi)外出血證,及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等。
中文名稱
紫珠拉丁文名
Callicarpae Formosanae Folium別名
紫荊、紫珠草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澀,性涼;歸肝、肺、胃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收斂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1、主要用于肺、胃等各種內(nèi)外出血證,及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等。
2、西醫(yī)診為拔牙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屬肺胃有熱出血,化膿性皮膚潰瘍、婦女陰道炎屬熱毒蘊盛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外用: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注意事項紫珠注射液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化學成分含氨基酸、酚類、鞣質(zhì)、還原性物質(zhì)、苷類、黃酮和內(nèi)酯等。
藥理作用1、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紫珠可使局部血管收縮,縮短凝血時間及凝血酶原時間,對纖溶系統(tǒng)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2、抗菌作用: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家兔腹腔注射止血劑量5倍的紫珠草溶液200mg(生藥)/kg,未見異常改變。以鉛鹽法所得的紫珠水溶液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237.5mg/kg。
相關(guān)論述1、《本草拾遺》:解諸毒物,癰疽,喉痹,飛尸蠱毒,毒腫,下瘺,蛇虺、蟲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
2、《植物名實圖考》:洗瘡毒。治陡發(fā)頭腫、頭風,溫酒服,煎水洗之。又治跌打損傷,去風濕。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治咯血、衄血、嘔血,可與大薊、白及等同用;治尿血、血淋,可與小薊、白茅根等同用;治便血、痔血,可與地榆、槐花等同用;治外傷出血,可單用搗敷或研末敷摻,或以紗布浸紫珠液覆蓋壓迫局部。
相關(guān)配伍紫珠配地榆:紫珠性涼泄熱、味澀收斂,主人肝經(jīng)血分,具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的作用;地榆味苦沉降,酸澀收斂,微寒清熱,具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之功。兩藥配伍具有涼血止血,解毒療瘡的功效。適用于各種出血證及癰腫瘡毒,水火燙傷。
鑒別用藥紫珠與白及:二藥均苦澀,同屬收斂止血藥,同可用治各種內(nèi)外出血證,以治肺胃出血者為宜。二藥均具有解毒斂瘡之功,同可用于燒燙傷,癰腫瘡毒。然白及以消腫生肌為主,治瘡瘍癰腫,初起者可消癰散結(jié),若癰腫以已潰,久不收口者,可生肌斂瘡;紫珠以清熱解毒斂瘡為主,主治熱毒瘡瘍,毒蛇咬傷。
相關(guān)藥品紫珠止血液、痔炎消顆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8月采收,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殘留枝梢及枯葉,搶水洗凈,切絲,曬干。
保存方法
貯干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灰黃色至棕褐色。非腺毛有兩種:一種為星狀毛,大多碎斷,木化,完整者1至數(shù)輪,每輪1-6側(cè)生細胞;另一種非腺毛1-3細胞,直徑25-33μm,壁較厚。腺鱗頭部8-11細胞,扁球形,柄極短。小腺毛頭部2-4細胞,柄1-2細胞。草酸鈣簇晶細小,散布于葉肉細胞中。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3-5μl、對照品溶液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1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醉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杜虹花葉: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長4-19cm,寬2.5-gcm;先端漸尖或鈍圓,基部寬楔形或鈍圓,邊緣有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或棕綠色,在擴大鏡下可見星狀毛和短粗毛,下表面淡綠色或淡棕綠色,被棕黃色分枝茸毛,主脈和側(cè)脈突起,側(cè)脈8-12對,小脈伸入齒端;葉柄長0.5-1.5cm。嫩枝灰黃色,有時可見細小白色點狀的皮孔。氣微,味微苦澀。
飲片性狀參見藥材性狀。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