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茶,中藥名。為豆科金合歡屬植物兒茶Acacia catechu(L.f.)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具有活血療傷,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的功效。主治跌打傷痛,出血,瘡瘍,濕瘡,牙疳,下疳,痔瘡,肺熱咳嗽。
中文名稱
兒茶拉丁文名
Catechu別名
兒茶膏、孩兒茶、烏爹泥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澀,性涼;歸心、肺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醫(yī)保類型
醫(yī)保(兒茶)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活血療傷,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
主治1、跌打傷痛,出血:本品性澀,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收斂止血,可用于多種內(nèi)外傷出血病證。
2、瘡瘍,濕瘡,牙疳,下疳,痔瘡:本品苦燥性涼,能解毒收濕,斂瘡生肌,故外用可治療多種外科瘡瘍、痔瘡等病證。
3、肺熱咳嗽:本品性涼苦降,內(nèi)服能清肺化痰。
用法用量內(nèi)服:1-3g,多入丸、散;入煎劑可適當加量,宜布包。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有酚酸性成分和多聚糖。酚酸包括兒茶鞣酸、赭撲鞣質(zhì)以及瑟色素等;多聚糖包括半乳糖、鼠李糖等。還含有Ca、Pb、Si等微量元素,纖維素。
藥理作用具有收斂、止瀉、降壓等作用;右旋兒茶精對離體心先抑制后興奮;能抑制酪氨酸脫羧酶之活性,抑制透明質(zhì)酸酶,膽堿乙酰化酶,能抑制鏈激酶對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體外試驗對多種皮膚真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多種桿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煎劑在體外能傷害腹水細胞。
毒理作用兒茶鞣酸小鼠靜注200-300mg/kg可致死亡,以含兒茶鞣酸3%-5%的飼料喂大鼠1月不引起動物死亡。兒茶精灌服對小鼠的LD50大于1.37g/kg。
相關(guān)論述1、《本草綱目》:“清膈上熱,化痰生津,涂金瘡,一切諸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濕。”
2、《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煩熱,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濕熱痢血,及婦人崩淋經(jīng)血不止,小兒疳熱,口疳,熱瘡,濕爛諸瘡,斂肌長肉,亦殺諸蟲。”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治外傷出血,配血竭、降香、白及、龍骨等同用,如止血散(《實用正骨學(xué)》)。
2、治內(nèi)傷出血,如吐血、便血、崩漏等,既可單用內(nèi)服,又可配大黃、虎杖等同用。
3、治諸瘡潰爛,久不收口,可與乳香、沒藥、冰片、血竭、龍骨等同用,研末外敷,如腐盡生肌散(《醫(yī)宗金鑒》)。
4、治皮膚濕瘡,配龍骨、輕粉等。
5、治口瘡,可配硼砂等份為末,外搽患處。
6、治下疳陰瘡,單用研末,或配珍珠、冰片,研末外敷。
7、治痔瘡腫痛,以本品為末,配少許麝香,調(diào)敷患處。
8、治肺熱咳嗽有痰,配桑葉、硼砂、蘇子等,如安肺寧嗽丸(《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相關(guān)配伍1、兒茶配血竭:兒茶味苦澀,善于活血療傷,止血生肌;血竭味甘咸,善于活血散瘀、通經(jīng)止痛。兩藥伍用,活血止痛,收斂止血之功增強。適用于跌打傷痛、出血等。
2、兒茶配乳香:兒荼苦燥性涼,能解毒收濕,斂瘡生肌;乳香辛香走竄,能活血行氣,消腫生肌。兩藥伍用,活血消癰,祛腐生肌之功增強。適用于諸瘡潰爛,久不收口等。
3、兒茶配桑葉:兒茶性涼苦降,內(nèi)服能清肺化痰;桑葉甘寒質(zhì)輕,長于清肺潤燥。兩藥伍用,清肺化痰之功增強。適用于痰火郁肺或肺熱咳嗽有痰者。
鑒別用藥血竭與兒茶:兩藥均具有活血止血,生肌斂瘡之功,均可用治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傷出血,以及瘡瘍久潰不斂等。然兒茶外用兼能收濕斂瘡,又可用治濕瘡,牙疳等。血竭內(nèi)服又能活血散瘀、通經(jīng)止痛,又可用治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心腹刺痛,產(chǎn)后瘀滯腹痛等。
相關(guān)藥品生肌散。
相關(guān)方劑腐盡生肌散(《醫(yī)宗金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膏,濃縮,干燥。打碎生用。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時打碎或研成細粉。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棕褐色。可見針狀結(jié)晶及黃棕色塊狀物。
2、取火柴桿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輕微著色,待干燥后,再浸入鹽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桿上即顯深紅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3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兒茶素對照品、表兒茶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纖維素預(yù)制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紅色斑點。
藥材性狀本品呈類方形塊狀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稍具光澤,平滑或有龜裂紋。質(zhì)脆,易破碎,斷而不整齊,具光澤,有細孔。無臭,味澀、苦后略甜。以黑色略帶棕色,不焦不碎,為微苦而澀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