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梗,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苧麻Boehmerianivea(L.)Gaud.的莖或帶葉嫩莖。具有散瘀,解毒的功效。主治金瘡折損,痘瘡,癰腫,丹毒。
中文名稱
苧麻梗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解毒。主治 金瘡折損,痘瘡,癰腫,丹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皮膚破損:苧麻梗為末,雞蛋清調敷。(周風梧《中藥學》)
2、治痘毒:以野苧麻去皮搗敷。(《綱目拾遺》)
3、治癰疽發背、乳癰,無名腫毒:苧麻嫩莖、葉,搗爛。敷于患部,干則更換,腫消為度。
4、治丹毒:苧麻嫩莖、葉,搗爛榨汁。涂敷患處。(3-4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有粗毛,體較輕而韌,皮易縱向撕裂,韌性足,斷面淡黃色,中央為髓;葉對生,葉片多皺縮或破碎,棱綠色,完整者展平后為寬卵形,長達15cm以上,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粗齒。基出脈3條,葉背微隆起,兩面均有毛。葉柄較長,長達7cm。氣微,味微辛、微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