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柚Citrusmaxima(Burm.)Merr.的果皮。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寬中理氣,消食,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氣郁胸悶,脘腹冷痛,食積,瀉痢,咳喘,疝氣。
中文名稱
柚皮性味歸經
味辛、甘、苦,性溫。歸脾、肺、腎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寬中理氣,消食,化痰,止咳平喘。主治 氣郁胸悶,脘腹冷痛,食積,瀉痢,咳喘,疝氣。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入散劑。注意事項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孕婦及氣虛者忌用。藥理作用 增強免疫功效。相關論述1、《綱目》:“消食快膈,散憤懣之氣,化痰。”
2、《全國中草藥匯編》:“寬中理氣,化痰止咳。主治氣滯腹脹,胃痛,咳嗽氣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氣滯腹脹:柚子皮、雞屎藤、糯米草根、隔山撬各9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宿食停滯不消:柚子皮12g,雞內金、山楂肉各10g,砂仁6g。水煎服。(《食治本草》)
3、治小兒咳喘:柚子皮、艾葉各6g,甘草3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附注 柚子性寒味酸、主治孕婦食少、口淡,去胃中惡氣,解酒毒,消除飲酒者口中的異味,消食、化痰,散憤懣之氣。這就是柚所含之柚皮甙原的解痙作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采集果皮,剖成5-7瓣。曬干或陰干備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果皮多為5-7瓣,少有單瓣者。完整者展平后的皮片直徑約為25-32cm,每單瓣長10-13cm,寬5-7cm,厚0.5-1cm。皮片邊緣略向內卷曲;外表面黃綠色至黃棕色,有時呈微金黃色,極粗糙,有多數凹下的圓點及突起的油點,內表面白色,稍軟而有彈性,呈棉絮狀。質柔軟。有濃厚的柚子香氣。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3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