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地黃,中藥名。為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天目地黃RehmanniachingiiLi的根狀莖。植物天目地黃,分布于我國安徽、浙江。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主治溫熱病高熱煩躁,吐血衄血,口干,咽喉腫痛,中耳炎,燙傷。
中文名稱
浙地黃別名
紫花地黃《安徽中草藥》,鮮生地《全國中草藥匯編》,蜜糖罐、野鮮地黃、天芥菜《浙江藥用植物志》,秦氏地黃(浙江)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主治 溫熱病高熱煩躁,吐血衄血,口干,咽喉腫痛,中耳炎,燙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30g。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搗汁滴耳。相關論述1、《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涼血。主治鼻衄,熱病口干,中耳炎。”
2、《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涼血,潤燥生津。主治高熱煩躁,熱病口干,血熱吐衄,咽喉腫痛;外治中耳炎,燙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鼻衄,鮮天目地黃根3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中耳炎,鮮天目地黃根適量。搗汁滴耳。(《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燙傷,天目地黃根研細粉,菜油調敷傷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4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