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樹皮,中藥名。為楊梅科植物楊梅Myricarubra(Lour.)S.etZucc.的樹皮、根皮或根。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止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脘腹疼痛,脅痛,牙痛,疝氣,跌打損傷,骨折,吐血,衄血,痔血,崩漏,外傷出血,瘡癰腫痛,痄腮,牙疳,湯火燙傷,臁瘡,濕疹,疥癬,感冒,泄瀉,痢疾。
中文名稱
楊梅樹皮性味歸經
味苦、辛、微澀,性溫。歸肝、胃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行氣活血,止痛,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脘腹疼痛,脅痛,牙痛,疝氣,跌打損傷,骨折,吐血,衄血,痔血,崩漏,外傷出血,瘡癰腫痛,痄腮,牙疳,湯火燙傷,臁瘡,濕疹,疥癬,感冒,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熏洗;或漱口;或研末調敷;或吹鼻。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藥理作用1、抑菌作用。
2、止血作用。
相關論述1、《日華子》:“煎湯洗惡瘡疥癩。”
2、《綱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燒灰、油調,涂湯火傷。”
3、《隨息居飲食譜》:“研末燒酒調敷,治遠近攣縮。”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止瀉沖劑:抗菌消炎,收斂止瀉。適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食積腹瀉及急、慢性腸炎所致腹瀉。
相關配伍1、治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痛:楊梅樹皮(去粗皮)、青木香各等量,共研細粉,制成蜜丸,每丸重9g。每服2丸,每日2次,溫水送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刀傷瘡血不止:楊梅樹皮,嚼細,安刀瘡上。(《普濟方》)
附注據實驗觀察,楊梅皮苷和楊梅素,對腎臟有作用,能強心利尿。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多在栽培整修時趁鮮剝取莖皮、根皮或挖取全根,鮮用或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5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