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皮,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紫荊CercischinensisBunge的樹皮。具有活血,通淋,解毒的功效。主治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瘀滯腹痛,風(fēng)濕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癰腫,疥癬,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中文名稱
紫荊皮別名
肉紅、內(nèi)消、紫荊木皮、白林皮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平;歸肝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通淋,解毒。主治 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瘀滯腹痛,風(fēng)濕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癰腫,疥癬,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注意事項孕婦禁服。
藥理作用1、抗炎鎮(zhèn)痛作用:本品樹皮煎劑20g/kg灌服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及角叉菜膠所致小鼠足腫脹均有顯著抑制作用,并能明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體次數(shù),表明有明顯抗炎、鎮(zhèn)痛作用。但對戊巴比妥鈉所致小鼠睡眠時間及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所致小鼠睡眠數(shù)均無協(xié)同效果,表明無鎮(zhèn)靜作用。
2、對腸道半滑肌的影響:本品樹皮煎劑40mg/ml濃度可抑制離體大鼠十二指腸平滑肌的自發(fā)運動,使收縮幅度降低,頻率減慢。20mg/ml還顯著拮抗乙酰膽堿、氯化鋇所致腸管痙攣,表明有解痙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本品樹皮煎劑于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以及紅色毛癬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曾報告還可抑制流感病毒,并延緩??刹《舅录毎∽儭?/p>毒理作用
本品樹皮煎劑灌服對小鼠的LD50為100.5±10.8g/kg。
相關(guān)論述1、《日華子》:“紫荊木通小腸,皮梗同用?!?/p>
2、《開寶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濃煮服之。”
3、《綱目》:“活血行氣,消腫解毒,治婦人血氣疼痛,經(jīng)水凝澀。”
4、《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咽喉、牙痛,女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紅崩白帶,散血止痛。癬瘡。”
5、《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喉痹,外用涂蛇蟲咬傷?!?/p>
6、《河北中草藥》:“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p>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婦人血氣:紫荊皮為末,醋糊丸,櫻桃大。每酒化服一丸。(《婦人良方補遺》)
2、治鶴膝風(fēng)攣:真紫荊皮。老酒煎,候溫常服。(《直指方》)
3、治產(chǎn)后諸淋: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婦人良方補遺》)
4、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流注、諸腫毒冷熱不明者:川紫荊皮(炒)五兩,獨活(去節(jié),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白芷(生)一兩,木蠟(又名望見消、陽春雪,隨加減妙,即石莒蒲)。為末。用蔥湯調(diào)熱敷。(《外科集驗方》沖和仙膏,又名黃云膏、仙膏)
5、治內(nèi)消初生癰腫:白芷、紫荊皮。為末酒調(diào)。(《外科集驗方》一勝膏)
6、治痔瘡腫痛:紫荊皮五錢。新水食前煎服。(《直指方》)
7、治傷眼青腫:紫荊皮。小便浸七日,曬研。用生地黃汁、姜汁調(diào)敷,不腫用蔥汁。(《永類鈐方》)
附注另有云南紫荊CercisyunnanensisHuetCheng分布于云南,根皮在民間作紫荊皮用。根皮呈圓筒狀或不規(guī)則塊片狀,外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有橫紋,內(nèi)表面深棕色,具細縱紋。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8月剝?nèi)淦?,曬干?/p>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切寬絲,干燥,篩去灰屑。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fēng)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樹皮呈筒狀或槽狀或不規(guī)則的塊片,向內(nèi)卷曲,長6-25cm,寬約3cm,厚3-6mm,外表灰棕色,粗糙,有皺紋,常顯鱗甲狀;內(nèi)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有細縱紋理。質(zhì)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灰紅棕色。對光照視,可見細小的亮點。氣無,味澀。
常見偽品偽品:
余甘子: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樹皮。樹皮呈卷筒狀或槽狀,大小不一,厚2-4mm外表面灰褐色或具白斑,可見橫向皮孔,栓皮脫落后顯棕褐色。內(nèi)表面紫棕色,有細縱紋理。質(zhì)堅硬難折斷,斷面略顯顆粒性,紫棕色。無臭,味淡而澀。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5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