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根,中藥名。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genkwaSieb.etZucc.的根或根皮。分布于華東及河北、陜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逐水,解毒,散結之功效。用于水腫,瘰疬,乳癰,痔瘺,疥瘡,風濕痹痛。
中文名稱
芫花根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肺、脾、肝、腎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逐水,解毒,散結。
主治用于水腫,瘰疬,乳癰,痔瘺,疥瘡,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4.5g;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熬膏涂。
注意事項孕婦及體虛者禁服。反甘草。
藥理作用有致瀉及致吐、利尿作用,芫花萜及芫花根的碳酸鈉提取液均有明顯致流產作用,在芫花根的引產機理中,內源性前列腺素起重要作用,芫根乙素可擴張冠脈。
相關論述1、《別錄》:“治疥瘡,可用毒魚。”
2、《分類草藥性》:“治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用于引產。
2、治療急性乳腺炎。
3、治療腹水。
相關配伍1、治水氣洪腫,小便澀:芫花根30g,銼,微炒,搗細羅為末。每服空心以溫水調下3g,得小便大利便差。(《古今錄驗》)
2、治瘰疬初起,氣壯人:芫花根、擂水一盞服,大吐利,即平。(《瀕湖集簡方》)
3、治急性乳腺炎:用去表皮之芫花根浸出液蘸棉球。將浸好的棉球塞入鼻內,至發熱感5min后取出。(《青島中草藥手冊》)
4、治便毒初起:芫花根擂水服,以渣敷之,得下即消。(《瀕湖集簡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根或剝取根皮,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7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