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蘚,中藥名。為真蘚科真蘚屬植物真蘚BryumargenteumHedw.的植物體。植物真蘚,分布于全國各地。具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效。主治細菌性痢疾,黃疸,鼻竇炎,癰瘡腫毒,燙火傷,衄血,咳血。
中文名稱
真蘚性味歸經
味甘、微澀,性涼毒性
無毒《別錄》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血。主治 細菌性痢疾,黃疸,鼻竇炎,癰瘡腫毒,燙火傷,衄血,咳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碎后用紗布包好塞鼻孔。相關論述1、徐之才《藥對》:“主消渴。”
2、《開寶本草》:“主小兒癇熱,時氣煩悶,止渴。”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痢疾,銀葉真蘚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鼻竇炎,銀葉真蘚15g,煎服。另取適量搗碎后用紗布包好,塞鼻孔。(《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采收,洗凈,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本品多干縮;銀灰綠色,有銀白色光澤。莖單一或基部分枝,纖細,長約1cm,基部有紫紅色假根。葉緊密,覆瓦狀排列,寬卵形,長約1mm,寬約0.6mm,全緣,常內曲,先端具無色的小尖;中肋明顯,突出葉尖;葉片的1/4-1/3上部細胞無葉綠體,白色透明。蒴柄紫紅色,長1-2cm;孢蒴近于長梨形,紫褐色,下垂。質柔韌,易碎。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7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