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豆藤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Harms的根。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補血活血,祛風活絡之功效。常用于氣血虛弱,貧血,四肢無力,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巖豆藤根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溫。歸大腸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補血活血,祛風活絡。
主治氣血虛弱,貧血,四肢無力,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重慶草藥》:“孕婦忌用。”
藥理作用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1、《分類草藥性》:“行氣和血。治風濕筋骨疼痛。”
2、《重慶草藥》:“行氣活血,破瘀生新。治跌打損傷,吐血,氣血不和,筋骨疼痛。”
3、《貴州民間藥物》:“和血,解熱。治紅白痢,癆傷疼痛,貧血。”
4、《湖南藥物志》:“祛風除濕,行氣和血,舒筋活絡。主治風濕關節痛,虛弱四肢無力,外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貧血:巖豆藤根30g,五香血藤15g。泡酒服或燉肉吃。(《貴州民間藥物》)
2、治關節風濕痛:雞血藤干根30-60g,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備用。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0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