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仔,中藥名。為紫金??畦F仔屬植物鐵仔MyrsineafricanaLinn.的根或枝葉。植物鐵仔,分布于我國甘肅、陜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廣西、臺灣,從亞速爾群島經非洲,阿拉伯半島,印度至我國也均有分布。具有清熱利濕,收斂止血之功效。全草主治腹瀉,牙痛,泄瀉,痢疾,血崩,便血,肺癆咳血;葉外用于燒燙傷。
中文名稱
鐵仔別名
碎米果、矮林子、野茶、豆瓣柴、冷飯果、霹拉子、小鐵仔《全國中草藥匯編》,大紅袍《貴州民間藥物》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涼。入大腸、脾、肺經毒性
無毒《抗生素及抗感染藥物》;果實對動物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收斂止血。主治 腹瀉,牙痛,泄瀉,痢疾,血崩,便血,肺癆咳血;葉外用于燒燙傷。藥理作用1、對肉瘤W256有抑制作用。
2、驅絳蟲作用。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風濕性關節炎、泌尿系統感染等。相關配伍1、治痢疾,鐵仔、仙鶴草根各30g,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2、治風濕,鐵仔15g,大風藤、追風散各9g。紅禾麻6g,泡酒500ml。每日服2次,每次15~30ml。(《貴州民間藥物》)
3、冶紅淋,鐵仔9~15g。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葉,鮮用或曬干;根或全株四季可采,洗凈,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小枝圓柱形,常具棱角,被褐色柔毛,多切成段;葉面多皺縮,完整者呈橢圓形或倒卵形,長0.5~3㎝,寬0.3~1㎝,先端近圓形,常具小尖頭,基部楔形,中部以上近邊緣有腺點,羽狀脈,上面深綠色。近革質。氣弱,味苦、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2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