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葉黃花仔,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心葉黃花稔SidacordifoliaL.的全草。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止咳,解毒消癰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痢疾,泄瀉,淋病,發(fā)熱咳嗽,氣喘,癰腫瘡毒。
中文名稱
心葉黃花仔別名
吸血草、白癡頭婆、索仔草、娃兒草、小桐麻、大黃花母、生毛英仔草、軟枝虱母頭、生毛虱母頭、小號山膠播、圓葉金、午時花、圓葉咳血草、黃花少四味、倒地麻、大花黃花稔、心葉拔毒散性味歸經(jīng)
味甘、微辛,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止咳,解毒消癰。主治 用于濕熱黃疸,痢疾,泄瀉,淋病,發(fā)熱咳嗽,氣喘,癰腫瘡毒。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根30-60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藥理作用1、抗炎、鎮(zhèn)痛作用。
2、其他作用:降低血糖作用。
相關(guān)論述 《四川常用中草藥》:“散寒,止咳。治小兒風(fēng)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坐馬癰:鮮吸血草葉適量,活蝸牛帶殼6-7個。共搗爛敷患處,每日換1-2次。
2、治膿腫不易出膿作痛:鮮吸血草葉適量,洗凈,搗爛敷。如瘡較大者,可加三黃末或葉下紅和搗涂患處。(1-2方出自《閩南民間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去泥沙,除去雜質(zhì),切碎,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3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