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兒菜,中藥名。為菊科天名精屬植物煙管頭草CarpesiumcernuumL.的全草。植物煙管頭草,分布幾遍及全國各地。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痄腮,牙痛,尿路感染,淋巴結結核,瘡瘍癤腫,乳腺炎。
中文名稱
杓兒菜別名
挖耳草、蕓香草、毛葉草《滇南本草》,野煙、牛兒草、牛牛草、金挖耳《草木便方》,大白泡草《貴州民間藥物》,倒提壺《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野葵花、六氏草、毛葉蕓香草、野朝陽柄《云南中草藥》。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毒性
小毒《四川中藥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 感冒發熱,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痄腮,牙痛,尿路感染,淋巴結結核,瘡瘍癤腫,乳腺炎。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15-30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煎水含漱或洗。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者慎服。相關論述1、《草木便方》:“消腫毒,(治)胸脹積痛,風寒喉痹。”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能發汗,治瘧疾及喉痹。作外用可洗一切黃水瘡、疥瘡、膿皰瘡及痔瘡。”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感冒發熱,高熱驚風,淋巴結結核,咽喉炎腫痛,急性腮腺炎腫痛,牙痛,尿路感染和瘡癤癰腫。相關配伍1、治傷風頭疼發熱,蕓香草一錢,蘇葉一分。白芷三分,川芎一錢。姜皮為引,煎湯服。(《滇南本草》)
2、治喉痹,金挖耳搗爛,取汁服。(《河北中草藥》)
3、治小兒乳蛾,痄腮紅腫疼痛,熱核,蕓香草二錢,白頭翁一錢,赤芍一錢。水煎,點酒服。(《滇南本草》)
4、治腮腺炎,金挖耳葉15g,大蔥頭4個。曬(酒)糟搗爛,炒熱外敷。(《河北中草藥》)
5、治陽明實火,牙根腫痛,風火蟲牙,蕓香草三錢,花椒十五粒。煎湯頻頻漱口或點酒服。或用根,噙牙上。
6、治癰疽紅腫,有膿者潰,無膿者散,蕓香草不拘多少。煎水,點水酒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初開花時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具細縱紋,表面綠色或黑棕色,被白色茸毛,折斷面粗糙,皮部纖維性強,髓部疏松,最外一層表皮易剝落。葉多破碎不全,兩面均被茸毛。頭狀花序著生于分枝的頂端,花梗向下彎曲,近倒懸伏。花黃棕色。氣香,味苦,微辣。以新鮮、色綠、無老莖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4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