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腳蓮,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奇異南星ArisaemadecipiensScnott的根莖。分布廣西、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無名腫毒,癰疽,乳癰,毒蛇咬傷,鼠咬傷,蜂、蝎螫傷。
中文名稱
青腳蓮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歸心經(jīng)毒性
有毒(《中華本草》)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腫止痛。主治 用于無名腫毒,癰疽,乳癰,毒蛇咬傷,鼠咬傷,蜂、蝎螫傷。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本品有毒,僅作外用。外敷后一般有微癢感覺,如果癢極難忍,則應(yīng)停用。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無名腫毒:青腳蓮3g,銀花、連翹各10g,水煎服。
2、治乳癰:青腳蓮3g,蒲公英、敗醬各10g,水煎服。
3、治癰疽:青腳蓮磨醋,外搽患處。(1-3方出自《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附注 《新華本草綱要》:“根莖:味苦、麻,性寒,有毒。有散毒消腫、殺菌消炎的功效。用于無名腫毒、乳腺炎,癰疽,毒蛇咬傷,蜂蝎螫傷,蜘蛛和老鼠咬傷。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后采收,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4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