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蘭,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小花火燒蘭Epipactishelleborine(L.)Crantz的根。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具有清肺止咳,活血,解毒之功效。用于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胸脅滿悶,腹瀉,腰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野竹蘭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止咳,活血,解毒。主治 用于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胸脅滿悶,腹瀉,腰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藥理作用1、可抑制在人胚肺、人宮頸癌及馬噠犬腎細胞中的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I型(HIV-1)及Ⅱ型(HIV-2)。
2、對抗人類巨細胞病毒,呼吸道合胞體病毒及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
3、干擾病毒與靶細胞的融合水平。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理氣行血。治跌打損傷。”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肺熱咳嗽:小花火燒蘭20g,水煎服。
2、治咽喉腫痛:小花火燒蘭、果上葉各20g,水煎服。
3、治胸肋滿悶:小花火燒蘭、蜘蛛香各10g,水煎服。
4、治蛇咬傷:小花火燒蘭適量,搗爛敷傷口四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根狀莖短而粗,棕褐色,頂端具莖殘基或莖痕,其中下部密生肉質根,彎曲,長3-8cm,直徑1-2mm,外表皮棕褐色。表面具縱皺紋及須根或須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面稍不平整,白色,中央具黃色髓心。氣微,味苦。以根條粗壯,均勻,色棕褐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5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