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碎米薺,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水田碎米薺CardaminelyrataBunge的全草。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調經,明目去翳之功效。用于腎炎水腫,痢疾,吐血,崩漏,月經不調,目赤,云翳。
中文名稱
水田碎米薺性味歸經
味甘、微辛,性平。歸膀胱、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涼血調經,明目去翳。主治 用于腎炎水腫,痢疾,吐血,崩漏,月經不調,目赤,云翳。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相關論述 《長白山植物藥志》:“清熱,涼血,明目,調經。主治痢疾,吐血,目赤,云翳,月經不調。”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消化道潰瘍病吐血,月經不調和急性角膜炎等。相關配伍1、治痢疾,吐血:水田碎米薺30g,水煎服。(《長白山植物藥志》)
2、治翳子:水田碎米薺搗絨塞鼻,右眼痛塞左鼻孔,左眼痛塞右鼻孔。(《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采集,洗凈,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常纏結成團。須根纖細,類白色。根莖短,莖黃綠色,有溝棱;匍匐莖細長,節處有類白色細根。奇數羽復葉多皺縮,小葉3-9對,頂端小葉圓形或卵圓形,長1.2-2.5cm,寬0.7-2.3cm,全緣或有波狀圓齒,側生小葉較小,基部不對稱;匍匐莖上的葉多為單葉,互生,圓腎形,寬0.5-2cm。總狀花序頂生。長角果長2-3cm,寬約2mm,綠褐色,每室有數枚種子,1列。種子橢圓形,長約1.6mm,寬約1mm,邊緣有膜質寬翅。氣微,味微甘。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5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