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根,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小頭涼喉茶HedyotiscapitellataWall.exG.Don[Oldenlandiacapitellata(Wall.exG.Don)O.Ktunze]的全株。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具有散寒截瘧,養血通絡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瘧疾,婦女月經不調,產后乳汁不通,干咳,漆瘡,骨折傷損。
中文名稱
沙糖根別名
蕎花黃連、節節烏、黑節草、中參、小伸筋草、接骨丹、梵蘭花、小蘭花、土紅參、小頭涼喉草、頭花耳草、聚花藤。性味歸經
味淡,性溫。歸肝、脾、腎三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截瘧,養血通絡。主治 用于風寒感冒,瘧疾,婦女月經不調,產后乳汁不通,干咳,漆瘡,骨折傷損。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相關論述1、《云南中草藥》:“淡,溫。”
2、《西雙版納傣藥志》:“性涼,味微苦。”
3、《云南中草藥》:“散寒通絡,養血,截瘧。主治瘧疾,感冒,骨折,氣血虧損。”
4、《西雙版納傣藥志》:“治月經不調,乳汁不通,痢疾,干咳,漆樹過敏。”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瘧疾、感冒:沙糖根全株10-15g。水煎服。
2、治骨折:鮮沙糖根適量。搗爛包患處。
3、治氣血虧損:沙糖根之根6g。泡酒服。(1-3方出自《云南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7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