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的果實。具有清涼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主治口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中文名稱
草莓性味歸經
味甘、微酸,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涼止渴,健胃消食。主治 口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用法用量內服:適量,作食品。
化學成分1、果實含并沒食子酸;葉含2-己烯-1-醛,順-3-己烯-1-醇,呋喃甲醛,正辛醇,正壬醛,芳樟醇,正壬醇,α-松油醇,水楊酸甲酯,壬酸,2-甲基萘及右旋止杈酸。
2、全草含維生素。
3、葉及果皮含右旋兒茶精,左旋表兒茶精-右旋兒茶精,右旋兒茶精-右旋兒茶精,右旋兒茶精-右旋兒茶精-右旋兒茶精。葉還含有黃酮醇甙。
藥理作用從草莓中分離的并沒食子酸可以抑制多種化學致癌物所導致的癌癥,如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N-亞硝胺,黃曲霉素,芳香胺等。
相關論述《臺灣藥用植物志》:“清涼止渴,滋養。”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藥膳食療:
草莓橘瓣汁:
功效:生津和胃,對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有療效。
原材料:鮮草莓200g,鮮橘子10g,白糖100g,水500ml。
做法:橘子剝皮、分瓣,與鮮草莓同放入砂鍋中,加白糖、水,用旺火煮開3分鐘即可盛起。
用法:溫熱后飲用。
附注本種為園藝雜種,親本系美洲產Fragariavirginiana.Duch.與F.chiloensis(L.)Ehrh.雜交成功的八倍體(2n=56)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草莓開花后約30d即可成熟,在果面著色75%-80%時即可采收,每隔1-2d采收1次,可延續采摘2-3星期,采摘時不要傷及花萼,必須帶有果柄,輕采輕放,保證果品質量。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聚合果肉質膨大成球形或卵球形,直徑1.5-3cm,鮮紅色,瘦果多數嵌生在肉質膨大的花托上。氣清香,味甜、酸。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8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