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花芥,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單花芥Pegaeophytonscapiflorum(Hook.f.etThoms.)Marq.etShaw的根或全草。分布于青海、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之功效。常用于溫熱病發熱,咳嗽,咯血,四肢浮腫,食物中毒,創傷出血。
中文名稱
單花芥別名
無莖芥、高山辣根菜、高山無莖芥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主治 用于溫熱病發熱,咳嗽,咯血,四肢浮腫,食物中毒,創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6g;亦可煎湯服。外用:適量,研末敷。相關論述1、《青藏高原藥用植物圖鑒》:“退燒,滋補,愈創。內服治肺病咯血;外用治刀傷。”
2、《甘肅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主治急性熱病,肺熱咳嗽,外傷出血,四肢浮腫等癥。”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肺熱咳嗽,發燒,氣短,痰中帶血:無莖芥200g,力嘎多(巖白菜根)160g,紫草茸100g,甘草100g。以上四味,碎成粗粉,混勻,煎服。每次3-5g,每日2次。(《藏藥標準》1979年)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去凈雜質,陰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略呈圓柱形,表面皺縮具環紋。莖長5-15cm,少分枝。葉著生于莖基,多皺縮,展開后葉片線狀披針形,長3-10cm,寬4-8mm,全緣;葉柄較寬,基部成鞘狀抱莖。花葶叢生,可見類白色的花或短角果。短角果近卵形,長4-5mm,邊緣具窄翅。種子扁圓形,褐色,長1.8-2mm,子葉2片,肥厚,富油性。味辛辣。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9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