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子,中藥名。為雉科雉屬動物家雞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卵。具有滋陰潤燥,養血安胎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悶,燥咳聲啞,目赤咽痛,胎動不安,產后口渴,小兒疳痢,瘧疾,燙傷,皮膚瘙癢,虛人羸弱。
中文名稱
雞子別名
雞卵,雞蛋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潤燥,養血安胎。主治 熱病煩悶,燥咳聲啞,目赤咽痛,胎動不安,產后口渴,小兒疳痢,瘧疾,燙傷,皮膚瘙癢,虛人羸弱。用法用量 內服:煮、炒,1-3枚;或生服;或沸水沖;或入丸劑。外用:取黃、白調敷。禁忌1、《本草匯言》:“但性質凝滯,如胃中有冷痰積飲者,脾臟冷滑,常泄瀉者,胸中有宿食,積滯未清者,俱勿宜用?!?/p>
2、《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風、阻氣,諸外感及瘧、疸疳、痞、腫滿、肝郁、痰飲、腳氣、痘疹,皆不可食。”
注意事項1、孟詵:雞子動風氣,不可多食。
2、《本草匯言》:胸中有宿食積滯未清者,勿宜用。
3、《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風阻氣,諸外感及瘧、疸、痞滿、肝郁、痰飲、腳氣、痘瘡,皆不可食。
化學成分 雞子可分雞子殼、雞子白、雞子黃、鳳凰衣(內膜)幾個部分,成分參見各條。相關論述1、《本經》:“主除熱火瘡,癇痙?!?/p>
2、《藥性論》:“治目赤痛?!?/p>
3、《食療本草》:“治產后血不止,大人及小兒發熱?!?/p>
4、《日用本草》:“去邪熱,鎮心壓驚。治湯火疼痛。”
5、《本草匯言》:“益氣養血,清火清毒?!?/p>
6、《醫林纂要》:“補心安神活血去瘀,散妄熱,定驚悸,止咳嗽,補虛勞骨蒸,利產安胎,去傷殺蟲?!?/p>
7、《隨息居飲食譜》:“補血安胎,濡燥除煩,解毒息風,潤下止逆。”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傷寒時氣溫病已六七日,熱極,心下煩悶狂言欲起走:雞子三枚,芒硝方寸匕,酒三合。合攪,散消盡,服之。(《肘后方》)
2、治水痢臍腹癘痛:雞子三枚,打去殼醋炒熟,入面少許,和作餅子炙熟,空心食之。(《圣濟總錄》雞子餅)
3、治咳嗽不止:雞蛋1只,打碎去殼,取黃、白,另用白糖1-2匙,水半碗,煮沸,乘熱將蛋沖人,攪和,隨即加入生姜汁少許,攪勻服之,每日早晚各1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4、治妊娠胎不安:雞子一枚,阿膠(炒令燥)一兩。上二味,以清酒一升,微火煎膠令消后,入雞子一枚,鹽一錢,和之,分作三服,相次服。(《圣濟總錄》雞子羹)
5、治婦人產后口干舌縮,渴不止:打雞子一個,水一盞沖之,棵蓋少時服。(《經驗后方》)
6、治神經性皮炎:新鮮雞蛋3-5個,放入大口瓶內,泡入好濃醋,以浸沒雞蛋為度,密封瓶口,靜置10-14d后取出蛋打開,將蛋清蛋黃攪和涂患處皮膚上經3-5min,稍干再涂1次,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7、治虛損羸瘦:白面四兩,雞子四兩,白羊肉四兩炒作雁。上以雞子清,溲作索餅,于豉汁中煮令熟,入五味和溲作索餅,于豉汁中煮令熟,五味和臛,空腹食之。(《圣惠方》雞子索餅
8、治蝎、蜘蛛、蛇毒:雞卵輕敲,小孔合咬處即瘥。(《醫壘元戎》)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雞子可分雞子殼、雞子白、雞子黃、鳳凰衣(內膜)幾個部分,成分參見各條。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39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