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功效。主治熱毒,血熱出血。
中文名稱
委陵菜拉丁文名
PotentiliaeChinensisHerba性味歸經
苦,寒;歸肝、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1、熱毒瀉痢:本品苦寒,清熱解毒,長于清瀉大腸熱毒,可單用本品研末沖服,治療熱毒瀉痢或濕熱瀉痢,下痢膿血,發熱腹痛,里急后重,久痢不止等癥。
2、血熱出血:本品寒涼,入肝經血分,能清血分熱邪而涼血止血。
3、本品還可用于癰腫瘡毒,風濕痹證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鮮品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注意事項慢性腹瀉伴體虛者慎用。
化學成分本品含有山奈素、槲皮素、兒茶酚等黃酮類;熊果酸等三萜類;還有有機酸類、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纖維等。
藥理作用本品所含沒食子酸、槲皮素是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阿米巴滋養體以及陰道滴蟲也有一定的殺滅作用。本品對實驗動物的離體心臟、離體及在體腸管均呈抑制作用,而對離體支氣管則是擴張作用,對其離體子宮起興奮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熱毒瀉痢或濕熱瀉痢,下痢膿血,發熱腹痛,里急后重,久痢不止等癥;亦與黃柏、白頭翁、馬齒莧同用。
2、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崩漏、月經過多、尿血、便血等證,常與貫眾、白茅根、茜草、大薊、小薊等同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除去泥沙,曬干。切段,生用。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段,干燥。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灰褐色。非腺毛極多,單細胞兩種:一種薄壁,極細長,長約至4000μm,直徑3-6μm,纏結成團;另一種厚壁,長短不一,長者多碎斷,平直或略有彎曲,胞腔較大,短者多彎曲或扭曲,或成鉤狀或平直,長多在20-200μm,直徑6-72μm。草酸鈣簇晶存在于葉肉組織或薄壁組織中,直徑6-65μm。木纖維長梭形,直徑7-14μm,壁稍厚,孔溝明顯。木栓細胞類多角形或扁長方形,內含黃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浸潤10分鐘,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3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委陵菜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溶液與鐵氰化鉀試液等量的混合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斑點。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