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環菌,中藥名。為白蘑科假蜜環菌屬真菌假蜜環菌Armillariellamellea(Vahl.exFr.)Karst.的子實體。真菌假蜜環菌,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及陜西、甘肅、新疆、浙江、福建、廣西、西藏等地。具有熄風平肝,祛風通絡,強筋壯骨之功效。主治頭暈,頭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并用于冠心病,高血壓,血管性頭痛,眩暈綜合征,癲癇。
中文名稱
蜜環菌別名
糖蕈《皇和蕈譜》,榛蘑《吉林中草藥》,蜜色環菌、蜜蘑、櫟菌、根索菌、根腐菌(劉波《中國藥用真菌》),櫟蕈《長白山植物藥志》,小蜜環菌《東北藥用植物》。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入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熄風平肝,祛風通絡,強筋壯骨主治 頭暈,頭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并用于冠心病,高血壓,血管性頭痛,眩暈綜合征,癲癇。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研末。藥理作用1、對免疫功效的影響。
2、對腦缺血的保護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相關論述1、《吉林中草藥》:“舒風活絡,強筋壯骨。治羊癇風,各種腰腿痛,佝僂病?!?/p>
2、劉波《中國藥用真菌》:“清目,利肺,益腸胃。經常食用此菌可以預防視力失常、眼炎、夜盲、皮膚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并可以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神經衰弱,蜜環菌子實體120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藥用真菌的栽培與臨床》)
2、治高血壓,半身不遂后遺癥,榛蘑100g,黃芪、川芎各60g,鹿膠15g。水酒各半煎服。(《中國民間生草藥原色圖譜》)
3、治羊癇風,榛蘑120g,白糖90g。用水煮榛蘑,濾汁,加白糖,隨意飲,每日5次。(《吉林中草藥》)
4、治腰腿疼痛,半身不遂后遺癥等,榛蘑90g,炙馬前子3g。共研細末,每次服3g,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5、治佝僂病,榛蘑1kg。用瓦焙干,研成細末,每次6-9g,日服2次,白酒為引。(《吉林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子實體,去凈泥土,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菌蓋肉質,扁半球形,或平展,中部稍下凹,直徑5-10cm,蜜黃色、淺黃褐色或棕褐色,中央色較暗,有直立或平伏小鱗片,或光滑,邊緣有條紋。菌肉白色或類白色。菌褶白色、污穢色,或具斑點。菌柄圓柱形,長5-13m,直徑4-10mm,光滑或下部有毛狀鱗片,與菌蓋同色,內部松軟,或中空。菌環白色,生于菌柄上部,有的為雙環。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930.html






